散大蜗牛 是属于腹足纲,柄眼目,大蜗牛科的一种蜗牛。在全球的温带气候地区都普遍繁殖,是欧美地区传统的蜗牛,其以肉质细嫩、口感好、产卵量大、繁殖率高、生产周期短、适应能力强、饲养成本低等优点,风行于国际市场,是全球人为传播最为广泛的有害生物之一。其食性非常复杂,几乎取食所有绿色植物,最喜蔬菜和瓜果,对园艺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散大蜗牛和亮大蜗牛的区别:
生长环境
1、蜗牛: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合环境: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但是各种蜗牛各不相同。
2、田螺: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外形不同
1、蜗牛: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颜色大小不一,它们的贝壳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现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蜗牛的眼睛长在头部的后一对触角上。
2、田螺:中型个体,壳高约44.4毫米,宽27.5毫米。贝壳近宽圆锥形、具6~7个螺层,每个螺层均向外膨胀,螺旋部的高度大于壳口高度,体螺层明显膨大,壳顶尖,缝合线较深,壳面无滑无肋,呈黄褐色,壳口近卵圆形,边缘完整,薄,具有黑色框边。
科目不同
1、蜗牛:柄眼目
2、田螺:中腹足目
散大蜗牛养殖技术:
1、饲养环境
养殖室要阴暗、潮湿。蜗牛喜欢阴暗,并不是不需要阳光,而是避免强光直射。如:楼房、平房、地下室、防空洞等都可养殖。每组占地1平方米。
2、饲养箱要求
从全国各地蜗牛养殖户的饲养实践证明:饲养箱40*50*10cm体积养殖种蜗牛100只左右,一组种蜗牛(200只)有两个这样的木箱即可,或根据实际情况订做(木箱选择无异味的杨、柳、桦木为最好)。也可以用塑料盆、砖池等替代。
3、饲养土的要求
种蜗牛以较细的河沙为好,幼牛可添加富含腐质植而又疏松湿润的菜园土,但要不含害虫卵,更切忌受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4、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在12度以上即能交配、产卵,15℃~25℃是繁殖的最适宜温度,温度低于零上7度高于32度,进入休眠状态。所以要千方百计保证室内温度在15度以上,这样可多产卵,提高经济效益。在适宜的条件下,散大蜗牛年可繁育3~5次,每只种牛年产商品牛达2公斤以上。
5、湿度要求
室内空气湿度要控制在70%~85%的范围内,养殖土捏之成团,触之即散(这是30%~40%湿度的标志)。种牛饲养土湿度30%即可。商品牛35%~40%最好。厚度一般为8百米。
6、饲料要求
蜗牛是杂食性动物,青饲料:如白菜、生菜、向日葵叶、瓜叶、豆叶、西红柿、茄子等;多汁饲料:如各种瓜皮,水果块茎、黄瓜、土豆、胡萝卜等。再添加一些精饲料即可。蜗牛食性广,但食量小,一组种蜗牛一天的食量仅为两大片白菜叶。种蜗牛两天喂一次,商品牛一天喂一次。黄昏时投放饲料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