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灭绝是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存留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
远古生物大灭绝是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0%的物种绝灭。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
事件:突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史前生物大灭绝介绍:
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Rodolfo Dirzo认为我们正进入一个人类失去共栖物时代。据调查:从1500年前开始,超过320个陆栖脊椎动物物种灭绝。剩余物种也表现出了平均25%的衰退。
在脊椎动物当中,全球估计有16%到33%的物种遭受威胁或者濒危,而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面临着最高的衰退率,专家认为这种趋势与之前的大灭绝事件相匹配。体型较大的动物趋向于拥有较低的种族生长率,而且繁殖后代较少。它们需要更大的栖息地来维持种族生存。 [3] 它们的体型和含肉量使它们更容易成为人类的猎杀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