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指的是蜥臀目和鸟臀目爬行动物以及鸟类祖先的总称,其中非鸟恐龙是指蜥臀目和鸟臀目爬行动物。“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最后一只恐龙是什么龙?
角龙是恐龙中最后走向灭绝的一类。
角龙是白垩世晚期出现的臀类恐龙。角龙有一块叫做“颈罩”的厚骨板。颈罩上有两三个不同的角度。这些角是对付敌人的有力武器。角龙的嘴形很奇怪,像鹦鹉的喙,有利于挖掘植物的根。
有很多种角龙。从角颈盾的形状来看,有原始角龙、秀角龙、独角龙、三角龙、戟龙等,最原始的角龙起源于亚洲,后来迁徙到北美。
盘点最后灭绝的恐龙:
恐龙灭绝时大量蜥蜴蛇类灭绝消失
2012年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当6500万年前地球遭受小行星碰撞导致恐龙灭绝时期,大量的蜥蜴和蛇类也灭绝消失。
科学家现在认为,一颗超大质量小行星碰撞在墨西哥海岸,导致物种大范围灭绝,使地球上83%的爬行动物消失。体型较大的物种遭受的苦难更大,当时体型超过0.5公斤的任何物种都难逃灭顶之灾。
美国耶鲁大学的尼古拉斯-隆瑞奇博士说:“通常人们会认为小行星碰撞事件主要导致恐龙灭绝,但是此次碰撞事件对地球整个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只有恐龙,蜥蜴和蛇类也大范围遭到灭绝。”
隆瑞奇指出,在恐龙生存末期出现了大量的爬行动物,其中包括体型微小和体长达2米的蜥蜴。当时远古蟒蛇足以吞食恐龙蛋,甚至可以捕杀许多恐龙物种的幼仔。在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碰撞事件中,许多远古爬行动物都相继灭绝消失,但是幸存的物种最终进化形成现今1000多种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