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雕(学名:Aquila nipalensis)是属于鹰科的一种大型猛禽。体长为71~82厘米,体重2015~2900克。由于年龄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体色变化较大,从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到暗褐色都有。
草原雕和金雕区别:
草原雕
成:体色黄棕,颈侧处颜色不突出而显体色较纯。翼上覆羽对比性色淡。翅、尾黑,腰色淡。飞翔时,下体与翼下覆羽黄棕,翅、尾黑。
亚成:翼上覆羽皮黄或淡白,与身体其它部分对比明显。翅黑有两道翼带,翼下覆羽黄棕并有白色宽翼缘。
共性:
体色有多种变化,从幼、亚成、成体各有变化。
识别要点:
按身体同步变化的原则,即身体虽然有多种色型变化,但不同成长期、不同色型,体色变化同步。
重要标识:
颈侧与前颈,头颈部与其它颜色对比是重要方法。飞翔时,翼下覆羽颜色与翅、下体对比。
雕与狂区别
体型----
飞翔----狂翅白,初级飞羽有大块白斑;雕翅色深,无明显大块斑。
疑点:幼、亚成、成鸟换羽期间典型特征交杂时。
草原雕有多厉害?
白天活动,或长时间地栖息于电线杆上、孤立的树上和地面上,或翱翔于草原和荒地上空。主要以黄鼠、跳鼠、沙土鼠、鼠兔、旱獭、野兔、沙蜥、草蜥、蛇和鸟类等小型脊推动物和昆虫为食,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腐肉。觅食方式主要是守在地上或等待在旱獭和鼠类的洞口等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有时也通过在空中飞翔来观察和觅找猎物。飞翔时较低,遇见猎获物猛扑下去抓获,有时守候在鼠洞口。以啮齿动物为食。
它们猎食的时间和啮齿类活动的规律很一致,大多在早上7-10时和傍晚。主要食物有兔、黄鼠、鼠兔、跳鼠、田鼠,此外还有貂类。在沙漠地带主要以大沙地鼠为食
|